>百科大全> 列表
渭南各村村名来历
时间:2025-04-10 22:24:00
答案

临渭区各镇由来

·丰原镇·

相传南北朝时期的西魏曾于东原设置中原县,县治建于这一带。因当地属城外南关而得名南关街;明朝时期,因当地素有长稔原之称,故改名丰原镇。

· 崇凝镇 ·

相传唐朝时,因独孤氏居住而得名独孤庄。清朝时因独孤庄东南角有个崇凝观“古庙”,且为附近的集镇而改名为崇凝镇。

· 桥南镇 ·

南宋时期,因村位于大桥之南而得名桥南村;1961年行政区划调整时因政府驻地位于桥南村而得名。

· 阳郭镇 ·

相传明朝时期,先有杨姓居住杨家埝,而村中还有郭姓居住,故得名“杨郭”。因村内杨姓无后人,遂将“杨”字写为“阳”。后发展为附近的中心集镇,得名阳郭镇。

· 阎村镇 ·

相传清代时,因阎姓居住而得名阎村沿用至今。1959年合县并社时,因政府驻地地处阎村而命名。

· 三张镇 ·

清朝时期,三户张姓首居此地而得名三张村,1961年合县并社时,因政府驻地地处三张村而命名。

· 孝义镇 ·

相传清代时,一户赵人,母亲去世后,儿子行孝,在母坟守陵,日夜不归,家中无人送饭, 就将饭食吊在狗脖子上送去,坚持月余。以后人们称之为孝子义犬,故得名孝义。

· 官路镇 ·

相传宋代时,由同州至西府直通一条大道,是朝廷官员常常来往的必经大路,且此地设有集市,故得名官路镇。

· 蔺店镇 ·

明朝时期,因蔺姓在此开店而得名蔺家店,1961年,行政区划调整时因镇政府驻地位于蔺家店而命名。

· 故市镇 ·

西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汉昭帝赐给金日䃅此地后,这里便成为附近的中心集市。金日䃅死后,因这里是他故去的集市 ,便得名故市。

· 交斜镇 ·

相传清代时,此地是集市,为物资集散地,常在此地交卸货物,随着时间推移,交卸即为该镇的地名。后转化为交斜镇,沿用至今。

· 官底镇 ·

因秦代下邦为县治时,在此地设官邸, 招待过往官员而得名,后演化为官底。

· 下邽镇 ·

秦国越过陇山向东发展之后,为了加强关中地区的力量,将随军征战的一部分邽人安置在渭河下游地区,形成了一个新的邽人聚居区,为了使两地名称有所区别,于是将河上游的邽人聚居区更名为上邽,而将渭河下游的邽人聚居区设为下邽。

· 官道镇 ·

相传明朝时期,因南姓居住而得名南家村,南家七世都是大官僚,赴京经此地大路,故名官道。

· 辛市镇 ·

元代废下邽入渭南县后,此地按顺序列为第八集镇,因天干中“辛”为第八位,故更名辛市镇。

· 龙背镇 ·

相传西晋时,周处在赤水斩龙,漂流此处龙背显于水面,故取名龙背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因政府驻地位于龙背村而得名。

推荐
Copyright © 2025 光热知识网 |  琼ICP备202202062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