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括地志原文及译文
时间:2025-04-10 22:12:24
答案

《括地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地理学著作,原文全称为《广异记括地志》。以下是该书原文的开头:

凡天下之水,则东注于海,此自古以来之常法也。而江河之源,则隐显不一,有出山而出岭,有涌泉而成江,有枯泉而涌出者,有陷地而无所往则潴泞者。故有时百川宛转,浃润乎九州,而有时一水离去,则咸始行路。道虽远,而苟志在焉,则无不至者矣。

以下是《括地志》的译文开头:

所有天下的水都向东流入海里,这是从古以来的常规。而江河之源却隐而不明,有的从山中流出,有的从岭间冲刷而成,有的从涌泉涌出,有的从干涸的泉眼喷涌而出,有的则被阻在低洼地带,无路可走,只能在当地蓄积淤泥。因此,有时百川曲折流通,浸润着九州大地;而有时一条水流突然走了,各自向前行进。虽然道路遥远,但只要志在必达,就没有到不了的地方。

推荐
Copyright © 2025 光热知识网 |  琼ICP备202202062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