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龙纹又被称作“蟠螭纹”。“蟠”意为盘曲,“螭”为传说中角状似鹿、身形状蛇的神兽,与龙相似。春秋时期的蟠螭纹多以单体形象出现,盘曲蜿蜒,姿态各异,具有强烈的动感和装饰性。
蟠螭纹常用于青铜器、玉器和漆器之上,既作为装饰元素,又具有避邪辟灾的寓意,代表着春秋时期先民对龙的神秘力量和祥瑞征兆的崇敬与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