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区位修剪:采用45°提升角度,从后颈中心线开始采用圆形剪法的原理向两端水平移动,逐层向上剪至后脑点水平线。使下区位形成低边沿层次效果,以达到增加下区位厚重效果的目的。
3、中区位修剪:采用90°提升角度,从后脑点开始参照下区位长度向上修剪,并继续向两个侧区移动。衔接上下区位,使层次由低至高自然过度、衔接。
4、上区位修剪:采用135°提升角度,从GP点向头顶采用放射分份修剪,并向两个侧区延伸。可以使上区位产生发量增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