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火车站位于新竹市中华路上,是全台唯一没有招牌的火车站,巴洛克式的古典建筑,深具美感,红砖与石材相间的造型,高贵却又不会太过华丽,加上石造的结实感,更有庄重的意味在内,种种因素产生了脍炙人口的新竹火车站风华;新竹火车站设计者的巧思,使得火车站成为新竹都市的地标,新竹火车站也是台湾现存最古老的火车大站,因地处位置良好,不仅是交通要地,更是新竹市最繁荣的地区。
新竹火车站的历史发展
新竹火车站的历史起源自于西元1893年基隆至新竹铁路完工,当时新竹车站设在枕头山脚下,即今公园里东大路丽池附近,当时称为新竹火车票房,明治初期,日铁道队有鉴于清朝期间所建造的铁路蜿蜒蛇行,开始修改旧有的路线,新竹车站于此时称为新竹停车场,是一处简易的木造车站;1908年新的铁路通车,新的车站(新竹驿)于1913年完工,即今日所见新竹火车站,现已列为国定古迹。
新竹火车站─站前广场
新竹火车站前广场及人行空间改善将各空间依其属性区分为:『老火车头新广场区』、『怀旧铁道区』、『站前广场区』及『水景』等区;新竹火车站前广场以『老火车头,新广场』的主题将人行空间重整,形成空间感与时间感,明确界定且彼此串联的人行系统,建构一个大型公共舞台,以新竹火车站历史建筑为布景,铁道文化、老诗、文化地图,在空间设计上掺入时间的感动,在夜里散发美丽的光芒,已成为团体现场演奏的热门场所;附近护城河的流水清澈,吸引成群游客在此悠游漫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