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债务协商还款法律规定
时间:2025-04-13 19:33:09
答案

虽然在中国,针对债务协商的法律法规并不是特别的强硬,但我国的消费者建议法、律师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都给出了关于协商还款的明确规定,特别是《个人债务偿还能力测评及债务协商管理办法》明确了债务协商工作的运行程序、法定审查机构和债务协商工作内容。

对于涉及具体案件的债务协商,有关法律法规情况也有进一步的规定,如《最高人民法院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必须依法履行义务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明确了:当未能按照原定的期限清偿债务的,可以在不损害债权人利益的前提下,及时向债权人经过协商,协议安排偿还债务的,应当按照协议履行。

此外,除了明确规定,协商还款还给债务人提供了法律保护,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二)》的第七条有关诉讼豁免的规定,提出:原告接受被告的偿债协议,对无法偿还的债务给以诉讼豁免,原告和被告着成的协议一经法院确认,被告及时按照协议履行的,原告不得追索受协议保护范围之外的其他债务。

此外,在中国,为了鼓励被告积极采取违约债务协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费高效试行的规定》约定:在进行法律诉讼期间,被告被依法判决清偿应付赔偿款后,经原审法院核实指出,被告未能按期清偿赔偿款的,原审法院可以减免民事诉讼费一定的比例,以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总的来说,我国的法律对于债务协商提供了有力的保护,既明确了债务协商的运行程序、法定审查机构及内容,又规定在具体案件时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甚至还给予了更多的补偿以及相关的程序优惠,这将极大推动我国债务协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推荐
Copyright © 2025 光热知识网 |  琼ICP备202202062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