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咸是中国古代楚国的一位贤大夫,他因谏言其君主而未能得到采纳,最终选择投水自尽。他的事迹在《离骚》这部作品中被多次提及,尤其是在离骚的最后一句“既莫足与为美政兮,吾将从彭咸之所居!”中,彭咸被描绘成了一个值得尊敬的人物。
尽管彭咸的生平事迹并未见于先秦其他书籍,但他在《离骚》中的形象却被后世广泛接受和赞誉。王逸在《楚辞章句》中对彭咸的描述是:“彭咸,殷贤大夫,谏其君不听,自投水而死。”。
另外,有观点认为彭咸并非“巫彭、巫咸”,而是独立的个体。还有观点认为彭咸是彭祖的第三十四代裔孙,字福康,商代帝辛(又称纣王)时,官为贤大夫。
总的来说,彭咸是一个在楚国历史上留下深远影响的人物,他的事迹和精神一直被后世所敬仰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