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厕所”的雅称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叫法如下:
1、春秋时期称为“溷轩”。《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时宛陵大姓羊元羣罢北海郡 ,臧罪狼藉,郡舍溷轩有奇巧,乃载之以归。”
2、唐代称为“更衣室”。现在所指为用于更换衣服的室内独立空间。商场中经常设有更衣室,试穿需要的衣物。
3、宋代称为“雪隐”。灵隐寺净头寮之额上,书有‘雪隐’二字,此语原仅为该寺所用,以后始通用之。
扩展资料:
厕所发展简介:
1903年,慈禧太后以谒见西陵为名,度行新造的芦汉铁路。芦汉督办盛宣怀是个马屁精,特地准备一辆花车,车内床侧有一门,门内有一被称作“如意桶”的马桶。桶底贮黄沙,上注水银,粪落水银中,无迹无味。
16世纪前后的欧洲似乎还未普遍设厕所,莫里喜剧里描写的巴黎人,便拿起便壶随便往外倒,路上的行人难免其祸。1596年抽水马桶被英国人哈林顿发明。从此以后,厕所开始逐渐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