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代谢形声字造字法:以字头、字体表达语义,字头有不同的变形,以实现语义变换,和发音上不同的表现。这种形声字造字法的特点是强调视觉形式的变化,由此形成的字的记忆性更强,使人能更轻松地记住字的读音和义上的表达,这种造字法更容易表达义,因而在我国少数民族文字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如壮族的文字中的‘哈儿’、‘冲鸣’。
2. 音形合一形声字造字法:语音意义直接印刻于字体,从而实现文字和语音的双重含义,其特点是字形和字音合二为一,又称作记读同音字,这种造字法比较简单,可以表达形象化的义,其应用也极为广泛,例如汉藏语之间,博尔藏语和多藏族语中就普遍采用了这种造字法,如‘楂’、‘珝’、‘籇’等字。
3. 组合形声字造字法:字体由众多部分字体组合而成,以达到表达语义的目的,词义可以由组合结构完成,这种造字法虽然不像音形一体形声字造字法比较直观,但仍容易识别和记忆,其应用也比较普遍,如满族的文字中的‘拉马’、‘马尔阿’等,这种造字法也常应用于汉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