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八大响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文化现象,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老北京。它是指走街串巷的小贩们在贩卖时,不使用语言交流,而是用八种不同的响器发出声音来示意所售卖的商品或服务。这八种响器分别是:
唤头儿:剃头的,一头有火盆,一头有箱子,其中装有剃头的工具,手中拿一钢叉子,长约一尺有余,一拨后“嗡嗡”作响,发出的“嗡嗡”声音,时间约为30秒钟。
麻鞭:卖麻绳的,手持一束麻鞭,甩动时会发出“啪啪”的声音。
铁煽:卖煤的,手持一铁煽,煽动时会发出“呜呜”的声音。
拨浪鼓:卖炭的,手持直径约半尺木制、牛皮制作的大拨浪鼓,发出“拨愣”的声音。
振尺:卖油的,手持一长一短两个木尺,快速振动时会发出“嘀嘀”的声音。
唤闺:磨剪子、磨刀的,手持一叠铁片(6片),前后摇晃,发出“哗啦啦”的声音。未出嫁的姑娘或小媳妇儿听到此声音,即出来磨剪子、磨刀。
木梆:卖药的,手持木梆敲打,发出“梆梆”的声音。
铜旋罗:卖糖的,手持铜旋罗摇晃,发出“呜呜”的声音。
每种响器都有特定的声音和意义,小贩们通过使用不同的响器来吸引顾客并告知他们所售卖的商品或服务。这种传统的方式不仅是一种交流手段,也是一种具有独特魅力的文化现象。它不仅展示了老北京人的智慧和创造力,也丰富了城市的声景文化。如今,虽然现代化的进程已经改变了这种传统的方式,但民间八大响仍然是一种珍贵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去了解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