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是汉族中的一个重要民系。至今成都洛带古镇客家人会馆和祠堂都有记载。四川作为全国五大客家聚居省之一,其客家人的来源主要由三大时期的移民构成。
首先,客家人的南迁,是在秦朝时期,中原百姓大量往南迁移,经赣南、闽西到达梅州,又以梅州为基地,大量外迁。在清代以前,即明末时期,四川境内已有客家人。但人数很少,其人口约占现今四川成都境内客家总人口的5%左右。
第二,绝大多数的客家人都来源于清初“湖广填四川”时期,其移入人数约占如今客家总人口的90%。
第三,20世纪30年代以来移入四川的国内及海外的客家人、客属归侨,约占了如今客家总人口的10%。至于如今四川成都的客家总人口,传统观点认为有200万左右。
客家人迁徙的原因很多。一般是由于天灾,干旱、洪涝、战争、瘟疫、疾病等是客家人迁移的原因。进入成都境内的客家人,主要是从广东梅县,福建龙岩,江西赣州,湖南浏阳这四个地方分道路入四川境内。他们在路上风餐露宿,跋山涉水,顶着烈日炎炎,狂风暴雨艰苦跋涉开到成都龙泉,在双流,石板滩,十陵,洛带等地安静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