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大全> 列表
春和景明原文及感悟
时间:2025-04-14 00:03:34
答案

01-全文语译

原文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康具兴。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译文

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邵做太守,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大它顾有的规模,把唐代名家和当代人的诗赋刻在它上面, 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

原文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春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濑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转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我观看那巴陵邵的美好景色,全在洞庭湖上,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浩浩荡荡,无边无际,一天里阴睛多变,气象干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景象。

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虽然如此,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涌水和湘水,降职的官吏和来往的诗人,大多在这里聚会,(他们)观赏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

原文

若夫霪雨霏罪,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港形。商旅不行,槽倾楫摧。

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兼然,感极而悲者矣。

译文

像那阴雨连绵,接连几个月不放睛,寒风怒吼,浑浊的浪冲向天空: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山岳隐没了形体。商人和旅客(行商和客商)不能通行,船桅倒下,船桨折断。

傍晚天色昏培,虎在长啸,猿在悲啼,(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批评相责,满眼都是萧条的景象,感慨到了极点而非伤的心情。

原文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矿神怡,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译文

到了春风和煦,阳光明媚的时候,湖面平静,没有惊涛骇浪,天色湖光相连,一片唐绿,广阔无际:沙洲上的鸥鸟,时而飞翔,时而停歌,美丽的鱼游来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兰花,草木茂盛,青翠欲滴。

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皎洁的月光一泻干里,波动的光闪着金色,静静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壁,渔夫的欧声在你唱我和地响起来,这种乐趣(真是)无穷无尽啊!(这时)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光荣和屈辱一并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真是快乐高兴极了。

原文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看。

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译文

唉!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这是为什么呢?(是由于)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上做言时,就为百姓担忧:在江湖上不做盲时,就为国君担忧,这样来说在朝廷做官也担忧,在僻远的江湖也担忧。

既然这样,那么他们什么时候线会感到快乐呢?他们一定会说:“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唉!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写于为庆历六年九月十五日。

02-重点注释

倒装句

[否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

通假字

具:通俱,都全部 ;百废具兴

通嘱:请托 ;属予作文以记之

一词多义

【微】

词义:动词 没有、无、不是、不

例句:

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烛之武退秦师》

微斯人,吾谁与归! (微+ 反问语气=如果没有.....)

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 (微+ 推测语气-假如没有.....)

微郯至,王必不免! (微+否定语气-要不是.....)

词义:动词 衰败、衰弱

例句:

赵天下分裂,而唐室固已微矣, 苏辉《教战守策》

词义:形容词 隐蔽、昏暗、不清晰

例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词义:形容词 卑微

例句: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喜, 诸葛亮《隆中对》

词义:形容词 微小、细小

例句:岭峤微草,凌冬不雕,沈括《梦溪笔谈.采草的》

词义:形容词 轻微

例句:动刀甚微,谛然已解。《庖丁解牛》

词义:形容词 精妙、深奥

例句: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屈原列传)

词义:副词 稍微、微微、隐约

例句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核舟记》

词义:副词 暗中、悄悄

例句: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信陵君窃符救赵》

【其】

词义:人称代词 它的

例句: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岳阳楼记》

词义:人称代词 他的

例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词义:人称代词他们

例句:其必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欺!

词义:指示代词 指示代 那、那些/这些,这

例句: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词义:副词 实在/的确

例句: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记》

词义:副词 大概、 恐怕、或许

例句: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庄展见孟子》

词义:副词 难道、怎么

例句: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词义:连词 是..还是... (选择

例句: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

词义:连词 如果(假设)

例句:沛然下雨,则苗淳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词义:助词 调节音节,不译

例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强》

03-主旨及段落大意

主旨

重修岳阳楼,说明仁人志士的抱负不因外在环境或个人的荣誉而改变,而是以天下忧乐为己任,作者以此自许,并籍此勉励友人。

段落大意

第一段:记重修岳阳楼及作记之缘起。

第二段:先总说「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然后从空间时间分写岳阳楼之大观,继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带出全文的主体。

第三段:写览物而悲者:迁客强人登楼见风雨阴郁之景物,则感极而悲。

第四段:写览物而喜者:迁客骚人登楼见春和睛朗之景物,则其喜洋洋。

第五段:指出在悲、喜以外的另的一种更高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为己任,点明全篇主旨。

04-文章特点

描写中,多感官描写

听觉:虎啸猿啼 渲染了阴雨天时岳阳楼的萧瑟气氛。

视觉:浊浪排空,日星隐耀 用夸张的手法突显天气恶劣。

嗅觉: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使读者感受到岳阳楼四周环境清幽 。

动态和静态描写

以浊浪排空描写在大风时的水势,让读者感受湖面风浪极大,突显天气的恶劣, 又以浮光跃金描写月亮映照湖面的光芒。

以「长烟一空,皓月干里」描写清朗的月夜,「静影沉璧」描写明月映入平静的湖水的倒影。让读者感受月亮在静止的湖水忧如壁玉,以月色奕显月夜的闲静。

直接和间接描写

[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直接描写风和日丽时天朗气清的景象。

[商旅不行,横倾辑摊」以商旅无法行走,船也倾倒,带出天气之恶劣。

触景生情

第3段描绘了一幅阴沈凄凉的图景,那些命运坎坷的迁客骚人面对如此阴沈的景象,触景生情,「感极而悲」、「悲」从中而来。

第4段手法相同,先描绘了一幅睛朗明丽的图景,那些迁客强人情不自禁,忘却了一切宠与辱,只感到心旷神怡,「喜气洋洋」,因景生情,「喜」由此而生。

这两段写迁客强人随景而异的一悲一喜之情,情景交融,文章从景物描写延伸至感情抒发,不但使景物和感情的关联更紧密,也为末段论述的观点作了铺垫。

对比

天气的对比 :因雨而悲与因晴而喜。

天候:霍雨霏罪,阴风怒号,薄暮冥冥与春和景明。

光线:连月不开、日星隐耀,山岳潜形与上下天光。

湖面:浊浪排空与波澜不惊、一碧万顷。

夜景:长烟一空,皓月千里与浮光跃金,静影沉整。

人物活动:商旅不行,樯倾相摊与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动、植物:沙鸥翔集,锦鳞游泳;与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感受想法 :去国怀乡,忧逸男讥,满目萧然与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洒临风。

心情:感极而悲者与喜洋洋者。

描写笔法:色调阴暗,气氛灰淡幽惨与色调明亮,气氛愉悦盎然。

心情的对比:览物而悲与览物而喜。

人物的对比 :迁客骚人与古仁人作对比。

迁客骚人会因环境而影响心情,古仁人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衬托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以因景色而感伤,感怀身世或喜悦、忘却荣辱的人,反衬古代仁人的境界重高,无论在任何处境下,都忧国忧民。

结构严谨

本文既有对事情本末的交代,又有对景色的描写:既有精警深刻的议论,又有惆怅悲沉的抒情记事、写景、抒情、议论结台,过渡流畅自然。

首尾呼应

末段写[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呼应文章开首指滕子京「谪守巴陵郡」,滕子京被贬官到岳州任太守,正是身处僻远的民间,作者以此勉励滕子京。

前后呼应

第二段「前人之述备矣」呼应了第一段「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第三、四段呼应了第二段[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第五段[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呼应了第三、四段。

过渡自然

第一段

过渡句:属予作文以记之 。

说明:开启下文写登楼所见所思。

第二段

过渡句: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说明:承上:在岳阳楼看到的景色。

启下: 迁客骚人因景而生之情。

第五段

过渡句: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说明:承上:「二者」指上两段所说的迁客骚人只有常人之心。

转折:「异」点出古仁人之心与常人之心不同。

启下:以设问「何战?」开启下文书写「古仁人之心」的特质。

承上启下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承接上文写岳阳楼因地理位置优越而看到壮观并开启后面两段分别写不同天气下的景物和迁客骚人观赏景物时所产生的不同感情。

炼字炼句

本文用题精妙,如以「衔」字、「吞」字,表现了洞庭湖的气势;[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富有启示性;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此句意义丰富,提出了忧在天下人之先,乐在天下人之后的境界。

骈散结合

文中的写景文字多为四字句的骈体,有的还押韵:文中的议论、叙事文字多为散体。

骈散结台,既有骈体的排比整齐,又有散体的错综变化。同时使文章具有音律和节奏感,读来抑杨顿挫,和谐悦耳。

具音乐感

作者大量使用四字词,读起来整齐、响亮。又用了不少对偶句,读起来有抑扬顿挫的感说。

另外文章中还使用了押韵的的方法,例如「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中的明、惊、顷、泳、青,读起来更悠扬畅顺,非常悦耳

推荐
Copyright © 2025 光热知识网 |  琼ICP备2022020623号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