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养老金是指在退休后,根据职工在单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年限、缴费基数以及退休时的月平均工资水平等因素计算出的退休生活保障金额。在中国,退休养老金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个人缴费年限:个人缴费年限是指职工在缴纳社会保险期间的累计年限,一般而言,个人需要连续缴纳满15年才能享受退休养老金待遇。
2. 确定缴费基数:缴费基数是指职工每个月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工资基数,其大小与个人所在单位的规模和地区有关。在计算退休养老金时,一般取个人过去12个月缴费基数的平均值作为计算基础。
3. 确定月平均工资:月平均工资是指职工在缴纳社会保险期间过去12个月的平均工资收入,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等各种形式的收入。月平均工资的计算也是通过对过去12个月的工资总额进行平均得出。
4. 计算养老金:根据个人缴费年限、缴费基数和月平均工资三个因素,可以计算出个人的养老金金额。具体的计算公式是:当年个人应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个人缴费年限×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0%(这是国家规定的基础养老金缴费比例)+个人所在地当年的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剩余缴费年限。